汽車零部件又進入了短缺周期。
車用零組件市場受惠美國碰撞件保險市場需求擴大、第四季度旺季報到,加上愈趨緊縮的美中貿易問題將帶來轉單效益等動能驅動,正醞釀一波訂單大潮。
法人指出,不僅上述三大動能驅動汽車零組件廠本季迎來史上*旺的旺季,美國汽車OEM市場飽受品牌車廠罷工風波影響,導致新車供應量價同受考慮,消費者紛紛轉買二手車,助力汽車零組件AM(售后維修)與OES(售后維修原廠件)市場需求擴大,同步推升車用零組件廠接單動能。
業界人士分析,每年第四季度與來年*季度北美暴風雪頻傳,導致碰撞件需求激增,向來是車用零組件廠商旺季,惟美中貿易戰延燒,同步沖擊中國大陸車用零組件廠北美銷售狀況,讓中國臺灣廠商有機會接到更多訂單。
即便中國大陸零組件廠開始轉移生產基地,前進東南亞或北美設廠,但生產成本也隨之提高。隨著紅色供應鏈成本優勢不再,臺廠受惠轉單效益將更顯著,加上保險公司State Farm大量使用AM件作為保險理賠換修之用,更進一步增加新的業績來源。
中國臺灣車用零組件廠近期已明顯感受到訂單增溫,業績扶搖直上。以*新出爐的9月營收來看,龍頭東陽9月業績攀上同期新高,第三季度營收為歷年第三季度*佳; 麗清9月營收更刷寫新猷。業者認為,美國市場對中國臺灣零組件廠的挹注不只是AM市場,OEM業績挹注也持續增加,對臺廠重要程度更甚以往。
汽車離合器關鍵零組件廠商倉佑認為,美國車廠受罷工影響,消費者買氣轉向二手車市場,對AM市場產生正面效果。倉佑主要AM與OES市場客戶在圣誕節前夕持續針對旗下各項自動變速箱、重型卡車離合器等關鍵零組件加大拉貨力道。
2023年全球及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根據全球汽車零部件主要廠商博世集團公布的信息來看,目前全球范圍內的汽車零部件廠商均在大力布局智能汽車、車聯網相關的技術方案等。智能汽車零部件新技術包含計算機、現代傳感、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技術。智能汽車零部件就是在網絡環境下用信息技術和智能控制技術來控制的汽車組成部分,它是一個集環境感知、規劃決策、多等級輔助駕駛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系統,它集中運用了計算機、現代傳感、信息融合、通訊、人工智能及自動控制等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綜合體。
在中國市場,近年來受車市銷量低迷影響,自2018年起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增速放緩,2018年全年零部件企業營收出現下滑現象。2020年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營業收入達到3.63萬億元,同比增長1.55%。但在政策推動下,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營業收入仍保持增長態勢。經初步統計2022年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營業收入為3.88萬億元,同比增長3.63%。
隨著全球疫情的不斷好轉,上游原材料供應產能將逐步恢復,各國汽車零部件市場將會開始穩步回暖,前瞻預計2022-2028年全球汽車零部件行業將會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進一步擴大而持續增長,預計2028年將會突破2萬億美元的體量。
受益于國內外整車行業發展和消費市場擴大,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未來幾年汽車零部件行業快速增長期將結束,更加趨向于穩健發展。
盡管在疫情影響下汽車消費市場轉冷,但來自政策層面的大力支持,為零部件行業的發展夯實了基礎。行業長期向好勢頭不變,隨著技術創新,中國零部件配套體系逐步與世界接軌,中國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仍將保持良好的發展趨勢。前瞻預測,至2028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4.8萬億元。
2023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名單
美國權威雜志《美國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發布了2023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榜,博世、電裝、采埃孚、麥格納國際、寧德時代位居前5,去年排名第五的愛信精機降至第7。具體名單如下:
通過對2023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百強企業的區域分布情況進行分析,百強企業分別來自16個國家,日本、美國、德國、中國、韓國、加拿大、法國、西班牙、瑞士、英國、印度、瑞典、墨西哥、巴西、荷蘭、愛爾蘭分別各有22、18、16、13、11、3、3、3、3、2、1、1、1、1、1、1家企業上榜。其中,日本、美國、德國、中國、韓國入圍企業共計80家,比2022年增加了8家,占比高達80%。